1.财产安全权:金融机构应当依法保障金融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产品和接受金融服务过程中的财产安全。金融机构应当审慎经营,采取严格的内控措施和科学的技术监控手段,严格区分机构自身资产与客户资产,不得挪用、占用客户资金。【案例】 王先生在使用某消金公司APP时,消金公司采取了多重安全验证措施,如:交易密码、身份核验、短信验证等,充分保障了金融消费者交易的安全性。2.知情权: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不得发布夸大产品收益、掩饰产品风险等欺诈信息,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案例】 消费者李女士在某消金公司申请消费贷款,业务办理前,工作人员详细讲述了贷款产品年化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并引导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李女士基于这些信息做出了申请贷款的决定,充分体现出金融机构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和保护。3.自主选择权:金融机构应当在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允许范围内,充分尊重金融消费者意愿,由消费者自主选择、自行决定是否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服务,不得强买强卖,不得违背金融消费者意愿搭售产品和服务,不得附加其他不合理条件,不得采用引人误解的手段诱使金融消费者购买其他产品。【案例】 消费者张女士在某消金公司咨询消费贷款业务时,工作人员向她推荐了多种贷款产品,并没有强制她选择某一种。张女士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主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消金公司工作人员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金融机构不得设置违反公平原则的交易条件,在格式合同中不得加重金融消费者责任、限制或者排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利,不得限制金融消费者寻求法律救济途径,不得减轻、免除本机构损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案例】消费者赵女士在某消金公司申请消费贷款时,发现消金公司所收取的各项费用均公开透明,且合同条款中没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赵女士认为这体现了消金公司对公平交易原则的遵守,保障了金融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金融机构应当切实履行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主体责任,在机构内部建立多层级投诉处理机制,完善投诉处理程序,建立投诉办理情况查询系统,提高金融消费者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接受社会监督。【案例】 消费者李先生在接受某消金公司服务时,对服务流程不满,他通过消金公司微信公众号反馈其诉求,消金公司投诉专员按照投诉处理程序帮助其妥善解决问题,保障了金融消费者求偿权。6.受教育权:金融机构应当进一步强化金融消费者教育,积极组织或参与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展广泛、持续的日常性金融消费者教育,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诚实守信意识。【案例】 某消金公司邀请专家走进社区,为金融消费者普及金融基础知识及维权知识。讲座内容包括如何识别非法代理、电信诈骗、贷款知识等,帮助金融消费者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能力。7.受尊重权:金融机构应当尊重金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不得因金融消费者性别、年龄、种族、民族和国籍等不同进行歧视性差别对待。【案例】 薛先生在某消金公司办理贷款业务,由于自己是残疾人,工作人员并没有疏远他,反而耐心细致向他解释业务流程,并给予了额外的关心和帮助,充分展现了消金公司对金融消费者的尊重和关爱。8.信息安全权:金融机构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坚持合法、正当、必要、诚信原则,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案例】 消金公司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金融消费者信息保密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第三方合作机构管理,保障金融消费者隐私权。张女士在消金公司办理业务,工作人员向其说明业务办理须提供的必要信息,在取得张女士授权的情况下,明确使用场景,张女士信息仅用于办理业务,未超范围使用。
今年9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活动启动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各地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开展面向社会公众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金融教育活动,帮助消费者“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提高风险意识,有效防范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近日,多地金融监管局还陆续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关注银行账户被“管控”、债务优化陷阱、非法校园贷套路等风险,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开展金融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系统性工作,需要各方立足实际、久久为功、形成合力。金融监管总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亮近日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构建责任清晰、运行顺畅的“大消保”格局。提升监管协作合力,充分发挥金融管理部门消保联席会议机制作用,深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协同配合,强化跨行业、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压实金融机构主体责任,切实践行“金融为民”理念,深化消保工作与业务融合,完善消保的相关业务规则和流程,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及时妥善处理争议纠纷。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加强消费者宣传教育,创新方式、拓展渠道,提升全民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银行账户被“管控”怎么办?在银行卡使用过程中,一些消费者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账户被限制交易,或者被冻结了。银行账户为什么会被“管控”?被“管控”之后,消费者应该如何操作?近日,山东金融监管局解答了这些关于银行卡风险管控的疑问。据了解,银行账户被管控的原因包括账户出现异常交易,如大额交易、频繁转账、快进快出等交易模式;持卡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不完整、信息过期未更新,或使用他人电话号码进行银行卡申领等;持卡人涉及洗钱、诈骗等司法案件;账户存在安全风险,比如被他人盗用、银行卡信息泄露等。银行账户被管控后如何恢复正常使用?据介绍,一是对于存在异常交易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到银行网点进行核验,出具正常使用账户的相关交易证明,如交易合同、收货单据等,银行审核通过后即可解除限制。二是对于个人信息不完整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前往银行网点或者通过手机银行完善个人信息。三是对于存在风险隐患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向银行提出解除限制的申请,并及时修改支付密码。四是对于司法冻结的情况,持卡人可向开户银行进行咨询,获取法院、公安等冻结机关的联系方式,了解冻结原因和案件情况,然后处理后续事宜。债务也能被优化?天上不会掉馅饼债务优化、低息贷款置换高息贷款、单笔大额贷款替换多笔小额贷款……警惕,可能是诈骗!宁夏金融监管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好个人信息,不要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丢弃个人信息未经处理的快递单及票据、随意连接公共无线网络、出租/出借身份证及银行账户,防止个人信息被泄漏,避免财产损失。同时,对于无息、无担保、低抵押高额贷款等常见诈骗方式,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多问问利率、融资额度是不是符合常理,多想想是否清楚债务优化陷阱,“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往往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此外,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审阅合同条款,明确服务的具体内容、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违约责任等事项,审慎思考格式条款是否合理,确定并掌握争议解决途径,应高度警惕要求缴纳保证金、介绍费、押金或者实际发放贷款金额与合同金额不一致的情况,避免遭遇连环陷阱。防范利用黄金交易实施犯罪的风险近期,宁波公安部门查获多起利用黄金交易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的案例。其中,有的不法分子在金店订购黄金后,通过指派洗钱“工具人”代领的方式前往取货,意图通过上述方法实现赃款“洗白”并转移的目的。有的则是冒充军官,指导受害人参与虚拟网络投资,谎称通过购买黄金交付充值的方式可获得更高的返利,诱导受害人将黄金交予不法分子。此外,还有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的电话,以受害人名下账户涉及诈骗需冻结账户资金并缴纳保证金为由,诱导其购买黄金并交予上门人员。宁波金融监管局提醒,公众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防范各类诈骗行为,也切勿因贪图小利而在无形中帮助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如遇涉诈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96110反诈热线。警惕非法校园贷套路正值开学季,一些不法分子校园诈骗行为蠢蠢欲动,非法校园贷打着“低门槛、高额度、无风险”的旗号,设置各种五花八门、防不胜防的“套路”,让消费者防不胜防。近日,云南金融监管局、宁夏金融监管局发布风险提示,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记者注意到,非法校园贷等诈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套路,比如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以兼职网贷平台职工“刷单冲业绩”可获得佣金的方式,诱导学生申请网贷并转账至指定账号,骗子拿钱跑路;冒充学校官方人员,以收取紧急费用为由,要求家长或学生立即转账至指定账户;串通“职业培训机构”办理贷款;以交友为名接近学生,建立信任后便请求对方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两地金融监管局提示学生群体理性消费,提高反诈防骗意识,注意保护敏感信息,对于涉及金钱往来的请求,更要提高警惕。一旦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校园贷的受害者时,应保持镇定,迅速搜集并妥善保留通话记录、转账凭证、短信或邮件往来等相关证据,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这是一款西游题材的单机动作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背景,玩家扮演“天命人”,踏上一条充满危险与惊奇的西游之路,探寻神佛消亡的真相,并与各种强大的敌人战斗。在《黑神话:悟空》的神话世界中,各位玩家化身“天命人”,虽路遇磕磕绊绊,但仍勇往直前习得神通战胜妖魔。在暗流涌动,危机四伏的网络世界里,我们这些“天命人”同样面临着无形的挑战与考验,要想更好的保护自己,就要以智慧为剑,以策略为盾,不断解锁新的技能,识破网络迷雾中的重重陷阱。各位“天命人”,不如跟随网警一起,过几个副本,学几样本领,更加安全的探索网络世界吧!副本一:获得“火眼金睛”能力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玩家扮演的“天命人”没有经受“八卦炉”的焚烧,便无法获得“火眼金睛”这个神通。玩家要通过“火眼金睛”发现各种妖魔的形态、技能、攻击套路和弱点,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攻击和防御。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各位网友也要注意修炼自己的“火眼金睛”,通过提高警惕和掌握各种知识,辨识信息真伪、识别网络陷阱、识破诈骗套路、鉴别钓鱼网站。副本二:找到“土地公”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土地公不仅是玩家可以交互的角色,还承担着传授技能、提供情报、帮助玩家解决问题的职责。网络世界中的“土地公”便是传播网络安全知识、发布网络安全威胁情报以及提供各种网络安全功能的网站,多多联系这些“土地公”,会逐步提高自己的网络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副本三:获得“辟火罩”《西游记》原著中,辟火罩的相关剧情发生在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唐僧师徒借宿观音禅院,老僧金池长老贪图唐僧的锦襕袈裟,欲放火烧死唐僧师徒以夺取袈裟。孙悟空识破诡计,上天庭向广目天王借得辟火罩,护住唐僧、白马和行李,自己则暗中施法让大火烧了观音院。如此宝贝,在网络世界中自然也有,那便众所周知的“防火墙”。在网络中部署防火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护网络上的攻击,“任尔熯天炽地,我自岿然不动”,岂不妙哉。副本四:获得“救命毫毛”“若到那无济无主的时节,可以随机应变,救得你急苦之灾。” 观音菩萨送给孙悟空的三根救命毫毛拥有无限神通之变化,在孙悟空遭遇极大危难时可救他一命。在网络世界中,如何在遇到重大网络安全事件时能够从容不迫、起死回生?这根“救命毫毛”便是做好容灾备份工作,每多做一份备份,就多一根“救命毫毛”,即使遭遇“rm -rf /*”,也能心中不慌。副本五:习得"铜头铁臂"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铜头铁臂”技能可使角色短时间内化作一块金石,抵挡对手的攻击。这一技能在战斗中非常有用,可以为悟空提供短暂的超强防御,从而扭转战局于危难之间。在网络世界中,要想练就“铜头铁臂”,就要习得以下技能:◆使用强密码和双重身份验证:确保密码复杂且定期更换,同时启用双重身份验证增加账户安全性。◆定期更新软件和系统:及时安装安全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部署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实时监控并警告潜在攻击。◆加密通信:使用HTTPS和VPN等技术保护数据传输安全。◆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可恢复性,防止数据丢失。◆加强安全意识和培训:提高对网络威胁的识别能力,避免社会工程学攻击。◆限制权限和访问控制: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减少潜在攻击面。◆使用安全工具:如密码管理器、安全浏览器扩展等,增强整体安全性。副本六:战胜“贪念痴念”如果金池长老对唐僧的锦镧袈裟没有贪念,如何落得个身死道消、人财两空的下场?又如何在游戏中化身为“大头娃娃”让各位“天命人”苦不堪言?每天上一当,当当不一样,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套路越来越多,让人们防不胜防。但归结起来,诈骗分子无非是利用了人的贪念、痴念。利益诱惑类诈骗:如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等诈骗手段利用了人的贪念、痴念;战胜自己的贪念和痴念,是我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心经”和“易筋经”。我们要学会在诱惑面前保持冷静,理智分析,不为一时的利益所蒙蔽,更不因痴迷而失去判断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世界中游刃有余,有效识别并抵御各种诈骗手段,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和信息安全。
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或者工作人员,打着“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诉”等旗号实施诈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风险提示,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提高警惕,增强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冒充金融监管部门实施诈骗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几种:手法一:伪造金融监管部门文件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冒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名义,通过电话短信、快递信函、互联网等渠道,发布“P2P出借人风险专项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虚假信息,引诱投资人通过所谓“官方回款渠道”进行“清退登记”。投资人注册登记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缴纳保证金等作为回款条件,诈骗投资人钱财。手法二: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受理投诉实施诈骗。消费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诉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取的消费者手机号码、投诉内容等信息,以“解决投诉”“理赔退费”等为由联系消费者,诱导其点击“XX监管部门在线理赔中心”等虚假链接或者利用视频会议软件创建所谓“XX监管部门会议室”,诱骗登录并开启屏幕共享,从而骗取银行卡号、网银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盗取消费者资金。手法三:冒充金融监管人员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实施诈骗。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利用非法收集的银行卡号、贷款额度等个人信息,通过电话、社交软件等联系消费者并骗取信任,谎称消费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联网贷款等借贷产品时产生逾期记录,将被列入“征信黑名单”,如要“修复征信”,需向指定的“专用账户”转入资金进行“信用佐证”,并称该笔款项随后将予退回。一旦消费者信以为真操作转账,不法分子迅速转移资金并藏匿。以上诈骗手法均为非法冒用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利用部分金融消费者急于解困、挽回损失、自证清白等心理特点进行诈骗。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信息安全、财产安全等合法权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提示:一、金融监管部门不直接办理金融业务,也不会与消费者有任何资金往来。金融监管部门从未设立或者授权设立P2P、投资理财等“回款渠道”,不会通过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会公众开展资金清退工作。请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二、选择正规机构的合法金融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机构获取金融服务。切勿盲目相信陌生来电、短信、广告传单、社交媒体等非正规途径推销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担保”贷款业务及“保本高收益”理财产品等。三、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谨防信息泄露。对于不明来源的“内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发布传播的信息,消费者要仔细辨识,妥善保管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及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或者下载不明APP,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审慎对外提供个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财产损失。四、通过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维权。因金融产品或者服务问题与金融机构发生争议的,消费者可优先选择金融机构公布的官方投诉受理渠道进行处理;未达成一致的,可向当地金融纠纷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者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切勿随意点击或者打开陌生人发送的所谓“官方投诉链接”。五、发现犯罪线索或者遭遇损失及时报案。一旦遭遇诈骗或者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映有关情况,不可轻信网络上自称“网警”“黑客”等组织或者人员,避免再次受骗。同时,注意留存证据,积极提供线索,配合公安机关案件侦查,尽力挽回损失。